来源:小编 更新:2025-05-20 02:36:53
用手机看
游戏力个例:亲子时光中的奇妙之旅
想象一个普通的周末午后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温馨的客厅里。你和孩子坐在地板上,周围散落着五颜六色的积木。这个场景,对于很多家庭来说,再熟悉不过了。但今天,这个场景因为一个小小的改变,变得格外不同。
“儿子,该收积木了。”你重复着这句话,已经是第23次了。五岁的儿子突然将乐高狠狠砸向地面,泛红的眼眶让你猛然惊醒。这场持续月余的收纳拉锯战,似乎需要换个解法。
书架上那本蒙尘的《游戏力》扉页的批注还停留在三个月前。那时,你刚成为全职爸爸,坚信规则教育才是正道。直到真正研读这本被育儿博主推崇的著作,你才发现字里行间跃动的不仅是理论,更像一把打开童心的钥匙。
作者劳伦斯·科恩提出的“联结断裂”概念让你汗颜:原来在孩子17次游戏邀约被拒的夜晚,你正亲手筑起亲子间的高墙。
那个转折性的黄昏,当儿子再次抗拒收拾玩具时,你模仿起他痴迷的奥特曼:“怪兽正在摧毁光之国!需要收纳侠紧急救援!”原本气鼓鼓的小战士瞬间眼睛发亮,抄起收纳盒变身宇宙护卫队。二十分钟后,散落的积木列队完毕,而你的收获远不止整洁的房间。
原来,孩子抗拒的从来不是规则本身,而是冰冷的说教方式。这种看似滑稽的互动,实则暗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——象征性游戏正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。
游戏力的魔力在于消解权力的对抗。当孩子拒绝刷牙时,“牙菌斑大作战”让我们发现:让他扮演牙医检查患者爸爸的牙齿,不仅能顺利完成清洁程序,更在角色互换中培养了责任感。
餐桌上的美食探险家、穿衣时的机甲战士、超市采购的物资运输任务……这些即兴创作的游戏剧本,意外打通了父子沟通的任督二脉。
控江路街道社区学校举办的“玩转学习力”家庭游戏力养育课程活动,让家长们深刻体会到高质量陪伴的价值。通过趣味游戏与情景体验,家长们学会了如何放下手机,全心陪伴;放下要求,倾听需求。
盲写数字游戏、卡牌对对碰赛……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听觉专注力、反应力等,更让家长学会观察孩子的节奏,用平等的姿态共同解决问题。
元氏县教育局以“游戏力”赋能学生心理健康快乐成长。在第二实验学校初中部操场举办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,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种心理游戏与挑战,既帮助了学生放松身心、提升社交与协作能力,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心态,正视挫折困难。
而在海勃湾区第七幼儿园,教师们通过游戏材料互动体验专题培训,深化了对游戏活动区材料的理解与应用,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。
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,游戏力成为了连接亲子、师生、家校的桥梁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用游戏点亮童年,让成长在趣味游戏中悄然绽放。